据史料记载,苏州宝带桥,又名小长桥,始建于唐代816-819年(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由当时的苏州刺史王仲舒主持建造,为筹措建桥资金,王刺史将自己身上的宝带捐出来,宝带桥之名由此而来。
宝带桥历经千年,根据需要屡修屡建,现存建筑大部分是清朝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建的遗物。全桥总长316.8米,宽4.1米,有53孔,共长249.8米,与赵州桥、卢沟桥等合称为中国十大名桥,位于苏州市东南葑门外3公里处,横跨在古城东南郊澹台湖和古运河交叉的丁字形湖口之上,现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着水运快速发展,水上交通事故不断增多,自2001年至2004年,宝带桥遭受船舶撞击18次,面对伤痕累累并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宝带桥,又面对“建设临河设施不得降低航道通航条件”的法规条例,苏州市航道部门向省交通部门再三请示后,在大运河宝带桥东侧“特批”建造了两个航标灯,并在宝带桥500米至1000米处的航道两侧设立了荧光警示牌和在宝带桥东侧金刚墙壁上安置了反光道钉。两架航标灯竖起后,宝带桥犹如请了一对“门神”,基本上解决了被撞频率最高、受伤最重的北端几个桥孔燃眉之急,但中间近300米仍处于高位阶段。2009年3月苏州市吴中航道部门会同文物部门又在宝带桥桥身正前方的基埂上,安装了19根TPU材质弹性防撞警示柱,这19根防撞警示柱成为了宝带桥的“护腰盔甲”。至此,宝带桥已有了专用航标、水下基埂、弹性防撞警示柱“三位一体”的安全防护壁垒,宝带桥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得到了全面加固。
新中国即将迎来60华诞,在这60年中,宝带桥在前三次规划中三次被“拆”,却又三次幸免。改革开放后,在“文物优先”的原则下,苏南运河整治为其改道。如今的宝带桥,在“门神”、“盔甲”的保护下,依然风光无限,碧水盘绕、绿浪拥抱。驻立桥面,但见大河东去,百舸争流,一派繁忙景象。
- 拉链箱双面胶带 泡棉波浪双面胶带 纸箱易撕带[2023-08-17 09:03:20]
- 2016年我国胶粘剂行业发展技术水平分析[2016-04-29]
- 中国胶粘剂行业发展技术水平分析报告[2016-04-29]
- 2016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出炉[2016-04-29]
- 家居装修是否有毒主要看大芯板用胶是否环保[2016-04-29]
- 中国快速固化酚醛树脂胶粘剂研究进展情况[2016-04-29]